【正文開始】本文作者 360d才庫事業群資深顧問 吳文龍
氣候變遷已經出現紅色警訊並影響到我們的生活,不管您知不知道──今年的七月花蓮玉里創下40.6度的高溫;相同期間,高緯度的倫敦與日本也遭遇40度以上的酷熱......,氣候學家驚嘆預定十年後的氣候現象竟然提前到來!如此異常的氣候使我們的生活環境已經產生了不可逆的改變,若再無視來自環境的警告、並立即採取確實行動,我們將面對殘酷的生存挑戰!
雖然已有非常多的國家、機構、學者與專家提出呼籲與倡議,然而地球暖化與極端氣候的現象惡化不曾緩和,究其因就是地球繼續「被消費」!人類為了滿足經濟的發展,不斷地開發地球資源,過程中產生的污染不斷累積,若以人類經濟活動與人口增加比例,如此無限制的耗用地球的資源,學者推算到2050年需要2.3個地球才有辦法支應人類生存的需要!殘酷的現實是地球只有一個!假若我們還沒有急切地感受到過度「消費」地球,那我們可能無須等到2050年,重大的天災異變已然來到。
氣候變遷主要因素為溫室氣體的排放:頻繁的經濟活動讓企業獲取了報酬,但卻將有害的汙染與廢棄物遺留給地球,這樣的代價由地球上的所有住民共同承擔;現在地球已發出警訊,企業的投資人—尤其是銀行,紛紛要求並監督企業營運必須兼顧環境生態的保育或復育,以具體的行動實踐改善,這樣的「地球公民行為」力量正凝聚醞釀,企業經營者務必正視與積極回應,否則企業將因氣候的影響導致無法正常營運,最直接的衝擊可能無法向金融機構貸款或融資,或是商品銷售可能被課碳稅或碳費。
面對四面八方利害關係人的要求,企業對此已感到焦慮,該如何著手進行因應,筆者提出幾項企業現階段關切但卻苦無對策的參考方向,期待我們能夠善盡己身之力,減緩氣候改變、善盡地球公民的責任:
1. 設施、設備汰換:
溫室氣體的排放與使用的設施、設備有直接關聯,企業應盤點現有老舊之設施、設備,尤其是應將高耗能者列為優先汰換對象,引進或整改符合能耗標準或綠能標章的設備;此投資改善的效益已被驗證不僅可以降低能耗,同時能提升生產效率及增進人員的工作安全,政府相關部會多有提供此方面的補助或融資,可謂一舉數得。
2.「循環經濟」概念導入:
多數經濟是從原物料、生產、銷售與服務、使用到廢棄的「線性經濟」活動,過程中不只耗用地球資源,消費末端卻將消費後的餘物或廢棄物丟棄,這些都造成了資源浪費與環境汙染;友善環境的作法,是企業應從源頭就開始以「商品生命周期」各階段重新檢視與再設計,思考減量、可回收、再處理、再利用,同時教育消費者分享價值的重要性,以「共享」取代「擁有」,創造全新的商業模式,為企業開啟新的商機與市場。
3. 教育員工及善用能資源:
除氣候變遷影響之外,也需思考能源轉型議題,台灣面臨限電缺水的問題,與其抱怨不如面對尋思解決對策以因應:企業可優先與員工教育溝通,透過提案制度或其他活動設計可行方案,減少企業內部能資源的耗費,並形成內部共識。其次,面對接下來的碳關稅、碳費已是眼前的重要議題,除機器設備整改與投資外,企業也要爭取更多的時間尋求「綠色」能資源的開發或投資,才能贏在浪頭上。
4. 「綠色文化」的形成:
這是對地球承諾的一仗,不能有輸家,企業需要認真面對與回應,不能只將環保、友善地球等口號掛嘴上,卻敷衍行事,「漂綠」可能會受到更大的負面評價;經營者可從思維與作法上主導帶領企業員工以身作則展開具體行動,上行下效,並且做好內部橫向的溝通,避免認知錯誤而產生商譽或形象的損失,這仗是為企業的永續生存堅持,也為地球及後續子孫延續盡一份心力!
5. 從競爭到共好:
企業從生存競爭到肩負社會責任,過程不只尋求獨善其身,更應考量更多的利害關係人,如:供應鏈、同業與產業公協會等,面對產業轉型的議題若無法串連更多的資源與力量,空有理想也沒辦法實踐,是故企業經營朝向明日展望未來,建議若能從競爭到合作,獨佔到共創共享,一起開發與佈建更友善的解決方案,不但避免獨自承擔開發風險,也能產業共好;這樣的競合關係,目前在國內外已經有很多成功的案例。
企業面臨存續興衰的問題,經營者無不戮力克服與面對,如今,氣候變遷帶來的衝擊與風險已在眼前,為更好的未來,每一位企業經營者與員工們應將環境的責任視為優先的要務,是該盡地球公民責任的時候了。
相關文章:
♦ESG熱潮來襲 綠領人才將成企業新寵兒
♦別讓ESG議題成為空談!推動「永續」為企業再加值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