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開始】本文作者 360d才庫事業群資深顧問 吳文龍
近幾年因應氣候變遷、地緣政治改易、供應鏈重整以及碳議題興起,企業進入另一個市場挑戰的新難題,除了於策略上積極應對與調整外,組織的再造與人力資源的佈局也需應對做出改變。因為此次的衝擊變動不是單純的來自區域市場因素或者客戶需求,而是全球性經濟與環境板塊變動及法規的影響,企業不能存有「溫水煮青蛙,後知後覺」的被動心態,經營眼光宜放長,趁早部署及滾動修正以為因應。
企業人力資源發展屬於企業的領先指標,為因應企業未來發展與投資之所需;這幾年受疫情封控影響,人資積極協助企業進行「數位轉型」相關的訓練與部署;同時,方興未艾並造成廣大影響的ESG議題,更是一項對人力資源發展重大且艱辛的挑戰!ESG範疇涵括「環境」、「社會」以及「企業治理」三大面向,企業人資工作者不但需很快掌握趨勢的影響,更要快速地提出因應的作法,提供經營者做出正確的決策;而如何吸納ESG專業的人力進行複製與培育,提供企業面對ESG所需的資源與策略方向,將決定人資工作者能否再一次站在浪頭上引領企業變革的關鍵角色。
於此,筆者提出幾個方向與重點供人資工作者即早釐清與定位,協助企業發展ESG新局:
1.積極檢視與深入了解企業願景、使命與價值觀:人資工作者掌管企業軟實力並佈建企業的韌性,優先步驟為協助釐清、定義並評估社會責任及價值,不需要盲從跟進推動,在不清楚ESG對企業影響重要性及優先度之下,若人云亦云急亂投入,會造成資源的傾斜。最常見案例如:人資工作者會被直接要求成立相關對應組織,並負責引進外部的專業人士或顧問團隊以進行輔導,這真的是合宜的嗎?若在內部都尚未釐清ESG對企業的衝擊「優先度及重大性」時,外部的資源將不能確實提供企業實質的助益,一昧被牽引往不適合或非企業核心業務上的方向,反而白忙一場,既增添企業內部珍貴的資源耗損,更無法達到企業想要的目標。
2.從企業核心業務及職能發展成屬於企業的永續文化:部分企業推動ESG前,收集到的訊息會很多元及片段零碎,甚至誤將「漂綠」(註)當成企業形象而廣為宣傳…;人資工作者在主導企業的核心職能與企業文化,於推動ESG時需優先以企業的核心範疇為發展的方向,並將ESG視為企業重要的轉型樞紐,設法凝聚企業內部全體共識來進行,不再單純屬於哪個部門/單位業務誰負責的過往獨鬥經驗,必須與內部所有員工以及外部的利害關係人不斷地溝通並達成共識,才有辦法將ESG的精神要義轉變成企業核心文化。
3.重新盤整企業人力資源與培育未來性:ESG涵括企業經營策略、紀律、管理技術以及執行力的綜整,從觀念的挹注到職能實踐、從目標到績效呈現、自門檻進入到責任展現,都可以看到人資工作者於中扮演的要角;但常見的是,人資工作者僅扮演人才被動招募或參與訓練業務,認為ESG不屬於企業人資管理範疇、或應另有其他部門進行主導,如此ESG推動工作將如同過往企業專案般陷入無法驅動全體員工共同參與的結果,更遑論想要達成整體性的績效。人資工作者不管站在主導或協助的角色上都應扮演重要的影響力關鍵者,協調整合內部的資源,為企業迎向未來挑戰作出重大貢獻。
4.輔助專業部門取得最佳資源:「環境友善」、企業「社會共融」與「企業治理」等ESG三大範疇,看似沒有屬於人資工作者的直接工作職務;若從企業內部來看,現有企業導入ESG初期,上述範疇的專業職能與人力上可能都無法立即勝任與完成,人資工作者宜扮演內部資訊平台,提供權責部門有關的資訊與人才規劃,積極協助向管理階層爭取相關的資源;不要淪落於僅是針對各大部門的個別點狀需求去加以滿足,無法整合內部整體需求,反造成資源傾斜與衝突。
5. 協助目標設定與績效評估:PDCA管理循環本就人資主要的業務,ESG雖然範疇廣大,推動執行仍回歸管理本質,人資工作者需主動協助權責部門設定合宜的目標,以專案管理角度追蹤與監督各階段的產出及結果,最終對個別範疇與整體績效進行有效的評量,作為專案導入的客觀回饋。
6. 扮演優質溝通者,傳遞正向訊息:多項研究顯示ESG成功重要關鍵之一為「溝通」;溝通也是人資工作者的工作專業強項,ESG更加強調導入、執行與展現時各面向不論對上對下、對內對外的溝通,人資工作者不能閉門造車只限個人專業領域,更要與相關部門一起了解鑽研,適時於溝通上給予協助;同樣當遭遇挫折或危機時,人資工作者更需扮演內部導師與危機管理者的角色。
成者在人,敗者也在人,企業面臨的挑戰與經營環境不斷改變,硬實力不再是經營的保證,反而打造企業韌性的軟實力更受經營者的重視,人資工作者可否扮演被信任與分權的角色,端看是否運用本身的職能,再進行跨領域、跨專業的整合,並積極推動轉型,而不淪為只辦理簡易人事管理或訓練管理單純業務的任務,甚或被外包工作所取代,這一波ESG是人資工作者的衝擊也是轉機,好好把握「逆風而上」的時機,為企業轉型變革立下功勞。
註:漂綠是一種公關手段,用來使一間公司或一項產品看起來比較環保,但實際上沒有真的減少對環境造成的衝擊,多用於企業利用行銷宣傳誇稱企業商品或服務對環境有貢獻,但可能誇大其詞,都可稱為漂綠。
留言列表